期刊简介
本刊是全国惟一与神经免疫学相关的神经病学杂志。此杂志由卫生部主管,卫生部北京医院,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学会主办,已在国内外发刊,本刊属于中文核心期刊(北大图书馆)、中文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等,同时本刊已加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等。本刊辟有与神经免疫学相关疾病及常见神经系统疾病专题报道,各种围绕神经病学诊疗问题临床与基础研究方面的论著、综述、病例报告、摘要、简报等栏目。兼顾了普及与提高。既报道与神经免疫学相关的内容,也包括一般神经病方面内容。适合于广大医务人员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 北京医院 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
出版部门: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96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2/R
邮发代号: 82-71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0.00
杂志荣誉 在首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评优秀活动中荣获优秀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北京医院 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
- 国际刊号:1006-2963
- 国内刊号:11-355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实验性脑缺血及再灌注大鼠脑组织bFGF表达的研究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2h后不同时间再灌注脑组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程度.方法采用线栓法栓堵一侧大鼠大脑中动脉,建立脑缺血及再灌注模型.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缺血脑组织bFGF的表达进行观察.用统计学分析bFGF阳性细胞的数据.结果正常脑组织中只有微量bFGF的表达;脑缺血2h后再灌注0.5h起,bFGF少量表达,为神经元表达;脑缺血2h后再灌注22h,bFGF表达达到高峰,神经元及......
作者:沈明韶;任明;邵福源 刊期: 1999- 03
-
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流后脑组织P53及P21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流后P53、P21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迟发性神经元死亡(DND)的关系.方法在4血管闭塞法全脑缺血模型上,采用HE及LSAB染色法,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检测脑组织P53、P21蛋白的表达,以及蛋白合成抑制剂放线菌酮对其的影响.结果全脑缺血15min再灌流后,脑组织P53、P21蛋白表达增加,且两者分布接近.海马结构、丘脑、下丘脑等白质区(再灌流后6h)较皮层、海马的神经细胞核(......
作者:刘红梅;高天明;佟振清;邵红 刊期: 1999- 03
-
地塞米松对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海马谷氨酸转运体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IR)时海马谷氨酸转运体功能的影响及其与自由基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三动脉夹闭、松夹制作脑I-R模型,利用海马突触膜颗粒对3H-L-谷氨酸摄入量的测定及分光光度法观察了海马谷氨酸转运体、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活性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变化.结......
作者:曲忠森;任晓燕;葛宝林;张玉敏;徐珞 刊期: 1999- 03
-
老年人急性脑血管病免疫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了解老年人急性脑血管病免疫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28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水平,并观察急性期与恢复期的动态变化.结果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有异常变化,CD4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其中脑梗死组升高更明显,60~69岁组与70岁及70岁以上组比较无差异,而CD8在脑梗死70岁及以上组较60~69岁组明显下降(P<0.05);脑出血组与脑梗死组之......
作者:许治强;丁瑞娟;谭佩仪;莫淑贤 刊期: 1999- 03
-
近期感染在脑梗死患者脑缺血性损伤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近期感染与脑卒中类型的关系,近期感染在脑缺血性损伤中的作用,并对可能的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全面分析了¨5例近期无感染及30例病前1周内有感染的脑梗死患者病因、临床及神经影像学的资料,同时检测了外周血白细胞数目、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及D-二聚体含量.结果近期有感染的脑梗死患者与近期无感染的脑梗死患者比较,入院时、入院后3天(d)、7d及3~4周......
作者:易兴阳;余昌明;袁光固 刊期: 1999- 03
-
一氧化氮含量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不同时期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和方法为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不同时期血与脑脊液中一氧化氮(NO)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送检14例SAH不同时期血清与脑脊液,采用Green改良法检测NO含量,并配有30例血清的正常对照.结果SAH血清中NO均较对照组低,尤以第2周为著;脑脊液中NO含量第2周低,第3周含量高于第1周;SAH的出血量多少与血和脑脊液中NO含量呈负相关.结论SAH的NO的含量变化说明,NO减少是SAH的脑血管......
作者:王国平;李淮玉;郑元悦;郑志;王振玖;陈志武;方明 刊期: 1999- 03
-
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对纤溶系统的影响
目的探讨溶栓治疗对纤维系统的影响以及各指标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对91例病后24h内就治的急性脑梗死随机分为4组,其中进行血样检测者对照组14例,应用尿激酶(UK)6×105U组22例,16×105U组22例,26×105U组11例.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h、24h、7~10天(d)进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纤溶酶原(PLG)、D-二聚体(D-D)检测.......
作者:李永秋;马建国;张晶 刊期: 1999- 03
-
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升高
目的白细胞可以导致缺血细胞损伤,内皮细胞上表达的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有利于白细胞迁移至组织.本研究目的是对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后脑内ICAM-1蛋白在组织中表达和含量进行检测.方法通过对成年雄性CD-1小鼠使用血管腔内尼龙线栓塞术,造成0、3、6、12、24、48和72h的持续性大脑中动脉栓塞.缺血程度由激光多普勒流量仪确定,缺血脑组织ICAM-1的阳性表达由免疫组化技术检......
作者:葛海良;Wen Ye;Guo-yuan Yang;A.Lorris Betz 刊期: 1999- 03
-
脑梗死血清可溶性内皮细胞白细胞粘附分子-1的变化△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血清可溶性内皮细胞白细胞粘附分子-1(sELAM-1)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测定了69例脑梗死患者血清sELAM-1的变化,并与23例脑出血和20例正常人对照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者24h内血清sELAM-1水平明显高于脑出血和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sELAM-1水平在24h至14天(d)呈下降趋势.大梗死灶组血清sELAM-1水平明显高于中、小梗死灶组.脑......
作者:周华东;陈曼娥;琚亚非 刊期: 1999- 03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白细胞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及一氧化氮释放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白细胞与血小板的相互作用及其在中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4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富血小板血浆(PRP)加患者白细胞前后和加正常人白细胞前后的血小板聚集率和一氧化氮(NO)含量,同时作白细胞、血小板计数.结果患者白细胞、血小板数和健康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加白细胞前,患者血小板大聚集率和NO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71.63±14.82)%对(63.23±14.......
作者:许贻白;王贤军;诸金水;王亚仙 刊期: 1999- 03
动态资讯
- 1 Merlin蛋白结构及与其他分子的相互作用
- 2 慢性低O2高CO2大鼠脑神经细胞凋亡及P53蛋白表达研究
- 3 Charcot-Marie-Tooth病Ⅰ型的免疫学机制研究进展(综述)
- 4 8-oxo-G在快速老化小鼠SAMP8海马中表达的增龄性变化研究
- 5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人单核细胞趋化功能的调节
- 6 微创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Meta分析
- 7 纤维蛋白原β基因148C/T及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677C/T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研究
- 8 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烟雾综合征一例报道
- 9 高渗盐水治疗对重型颅脑创伤APACHEⅡ评分和GCS评分的影响
- 10 Creutzfeldt-Jakob 病非侵入性诊断方法研究新进展
- 11 帕金森病的神经保护治疗——现状与分析
- 12 Cre重组酶敲除小鼠大脑脚背盖背侧核lacZ基因研究
- 13 视神经脊髓炎与其特异性抗体——抗水通道蛋白4抗体(综述)
- 14 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的治疗策略与挑战
- 15 脑膜癌病一例
- 16 视神经脊髓炎的HLA基因型研究进展
- 17 颞叶癫痫的细胞移植治疗研究进展
- 18 淋巴瘤样肉芽肿神经系统损害
- 19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低氧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 20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CD137的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