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全国惟一与神经免疫学相关的神经病学杂志。此杂志由卫生部主管,卫生部北京医院,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学会主办,已在国内外发刊,本刊属于中文核心期刊(北大图书馆)、中文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等,同时本刊已加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等。本刊辟有与神经免疫学相关疾病及常见神经系统疾病专题报道,各种围绕神经病学诊疗问题临床与基础研究方面的论著、综述、病例报告、摘要、简报等栏目。兼顾了普及与提高。既报道与神经免疫学相关的内容,也包括一般神经病方面内容。适合于广大医务人员阅读。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 北京医院 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
出版部门: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96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2/R
邮发代号: 82-71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0.00
杂志荣誉 在首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评优秀活动中荣获优秀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北京医院 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
- 国际刊号:1006-2963
- 国内刊号:11-355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MBP刺激下IL-3和IL-4对树突状细胞前体定向分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在髓鞘碱性蛋白(myelinbasicprotein,MBP)刺激下,不同细胞因子对树突状细胞(dentriticcell,DC)前体定向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易感性BALB/c小鼠脾脏DC.在体外不同培养条件下与MBP共培养.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荧光抗体标记的CD11c和CD8α表达.结果(1)在MBP和粒巨嗜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培养条件下,白......
作者:王晓彤;于国平 刊期: 2008- 05
-
急性脑梗死后单个核细胞凋亡与细胞因子、黏附分子的关系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单个核细胞(MNCs)凋亡的变化,检测周围血中自细胞介素(IL)-1β、IL-8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变化,以探讨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对MNCs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4例ACI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MNCs的凋亡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水平.结果ACI患者MNCs凋亡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呈......
作者:胡跃强;刘泰;祝美珍;胡玉英;古联 刊期: 2008- 05
-
颞叶癫痫大鼠突触后致密物中差异性表达蛋白的筛选和鉴定
目的筛选和鉴定颞叶癫痫(temporallobeepilepsy,TLE)大鼠模型突触后致密物(postsynapticdensity,PSD)中差异性表达的蛋白质.方法建立氯化锂-毛果芸香碱TLE大鼠模型,收集TLE组和健康对照组大鼠新鲜全脑组织,联合应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和膜顺序提取技术提取PSD蛋白质,进行双向凝胶电泳,通过PDQuest图像分析软件筛选TLE组差异性表达的蛋白质点,并应用基质......
作者:黄志凌;周颖;肖波;吴小妹;吴刘亦文;杨璞 刊期: 2008- 05
-
脑缺血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脑缺血对阿尔茨海默病(AD)病程进展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海马注射凝聚态β-淀粉样蛋白(Aβ)1-40建立AD模型,再于海马内注射ET-1建立脑缺血条件,观察脑缺血后AD样大鼠认知功能以及海马内Aβ沉积、神经元丢失和异常磷酸化tau表达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和RT-PCR法检测海马内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和IL-1、TNF-α表达的变化.结果脑缺血后AD样大鼠的认知功能明显下降,海......
作者:李静;周华东;王延江;张猛;许志强;方传勤 刊期: 2008- 05
-
MBP刺激下小鼠DC的定向分化对Th细胞亚型的诱导
目的探讨不同亚群树突状细胞(DC)对初始型T辅助细胞(ThO)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易感性BALB/c小鼠脾脏的DC前体细胞,与髓鞘碱性蛋白(MBP)及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4(IL-4)、IL-3共培养,然后取上述培养的DC与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cell,MC)培养,测定培养液上清液中干扰素-γ(IFN-γ)和IL-4水平.结果DC与MC共培养经IL-......
作者:宋孚霞;于国平 刊期: 2008- 05
-
特发性多发性肌炎复发规律的观察
目的探讨特发性多发性肌炎(idiopathicpolymyositis,IPM)复发的特点及可能相关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医院45例IP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5例IPM患者中复发19例,复发率为42.2%,复发总次数为28次,9例(47.4%)多次复发,年复发次数0.59次/人.复发于皮质类固酵激素减量后期者占57.9%,稳定维持治疗阶段者占31.6%,减量初期者占10.5%.复发诱囚包括疲......
作者:刘芳;蒲传强;郎森阳;吴卫平 刊期: 2008- 05
-
经枕大池注入利多卡因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经枕大池注入利多卡因可否防止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及其脑组织损伤.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蛛网膜下腔出血组(SAH组)、利多卡因(lidocaine)治疗组(利多卡因组).每组10只.各组兔均在全麻下行手术操作,SAH组和利多卡因组取自体兔血1.5mL注入枕大池,sham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NS);0.5h后sham组和SAH组经枕大池注入0.1......
作者:施贤清;廖大清;尹妙妙;陈艳芳;刘进 刊期: 2008- 05
-
亚低温对脑缺血后Smac表达和释放的影响
目的观察脑缺血模型第2个线粒体源胱天酶激活剂(Smac)在脑缺血后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和释放情况,探讨亚低温治疗与Smac表达的可能相关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常温假手术组、亚低温假手术组、常温缺血组和亚低温缺血组,用线栓法制作局部脑缺血模型.亚低温治疗3h后,在脑缺血3、6、12、24h及3、7d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用免疫组化法、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Smac表达,实时定量PCR法测定SmacmRNA......
作者:李鹤;王德生 刊期: 2008- 05
-
免疫抑制剂可能通过抑制中枢小胶质细胞活化提高CCI大鼠热耐受时间
目的观察外周神经损伤后,在免疫抑制剂对热痛觉过敏改善的情况下,免疫抑制剂是否通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小胶质细胞的活化提高慢性坐骨神经缩窄损伤(chronicconstrictioninjuryofthesciaticnerve,CCI)模型大鼠的热耐受时间.方法通过结扎大鼠坐骨神经建立CCI模型.将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环孢素(CsA)组和生理盐水组.造模术后第3大神经性疼痛表现明显后,CsA组按......
作者:张旭东;左云霞;郑翔;兰蕴平;万福红;杨纯勇 刊期: 2008- 05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胆碱能系统的影响
目的观察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血管性痴呆(VaD)模型大鼠海马胆碱能系统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扩增大鼠BMSCs,并用BrdU标记.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2-VO)制备VaD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BMSCs移植组):于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后4周经尾静脉注射BMSCs;B组(对照组):注射同等剂量PBS;C组(假手术组):暴露双侧颈总动脉但不结扎,不进行尾静脉注射.BMSC......
作者:金善;曹秉振;赵忠新;张秀花;孙爱军;邵福源 刊期: 2008- 05
动态资讯
- 1 原发性基底节钙化并可逆性后部脑病一例
- 2 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肌无力早期致病情加重的临床观察
- 3 以帕金森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一例
- 4 2016年《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 5 中枢神经系统瘤样脱髓鞘病变诊治指南
- 6 帕金森病实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 7 肌萎缩侧索硬化的药物治疗进展
- 8 抗癫痫药物左乙拉西坦
- 9 吉兰-巴雷综合征与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损害共病二例报道
- 10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 11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冻存前后生物学变化
- 12 Alzheimer病与免疫治疗(综述)
- 13 脑微出血对帕金森病认知功能的影响
- 14 中青年脑梗死病因的多因素分析
- 15 亚低温对脑出血后非caspase酶依赖性凋亡通路的影响
- 16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治疗的探讨
- 17 细胞凋亡的检测方法(综述)
- 18 环孢菌素A血浓度监测对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的意义
- 19 EGCG通过NGF/TrkA通路影响APP/PS1小鼠脑内Aβ沉积的研究
- 20 复方丹参对急性脑梗死血浆ET、CGRP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