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全国惟一与神经免疫学相关的神经病学杂志。此杂志由卫生部主管,卫生部北京医院,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学会主办,已在国内外发刊,本刊属于中文核心期刊(北大图书馆)、中文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等,同时本刊已加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等。本刊辟有与神经免疫学相关疾病及常见神经系统疾病专题报道,各种围绕神经病学诊疗问题临床与基础研究方面的论著、综述、病例报告、摘要、简报等栏目。兼顾了普及与提高。既报道与神经免疫学相关的内容,也包括一般神经病方面内容。适合于广大医务人员阅读。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 北京医院 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

出版部门: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96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52/R

邮发代号: 82-71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0.00

杂志荣誉 在首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评优秀活动中荣获优秀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北京医院 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
  • 国际刊号:1006-2963
  • 国内刊号:11-355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在首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评优秀活动中荣获优秀奖。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4年第5期文章
  • 鼠脑缺血神经元DNA单链断裂和双链断裂的比较性研究

    目的研究类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点神经元DNA单链和双链断裂的损伤情况.判断早期DNA损伤形式并讨论其意义.方法以培养的皮质神经元类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TUNEL法和Klenow法对缺血再灌注各时间点培养的神经元进行检测,并应用图像分析仪对Klenow法检测结果进行平均灰度检测.结果TUNEL法检测发现,未经缺血处理的对照组神经元阳性细胞比率为(10.5±1.29)%,随缺血时间延长,其阳性细胞比率明......

    作者:俞英欣;万琪;张瑞国 刊期: 2004- 05

  • 脑囊虫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细胞因子与血-脑脊液屏障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脑囊虫患者是否存在血-脑脊液屏障(BBB)功能障碍及其与细胞因子产生是否相关,以期对临床诊治有所帮助.方法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检测41例脑囊虫患者BBB功能;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和脑脊液(CSF)中γ-干扰素(IFN-γ)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观察BBB功能与IFN-γ、TNF-α产生的关系.结果(1)脑囊虫患者中有82.9%出现BBB损害.(2)脑囊虫患者组血清和CSF中I......

    作者:闫晓波;俞春江;王维治 刊期: 2004- 05

  • 自身抗体对副肿瘤综合征诊断价值的探讨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对副肿瘤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48例疑诊副肿瘤综合征患者进行抗Yo抗体、抗Hu抗体、抗Ri抗体测定和临床随访,并与正常人和神经系统其他疾病患者对照.结果48例中,1例病前有肺癌史,2例检查中发现肿瘤,4例随访3~18个月后发现肿瘤.正常对照组和神经系统其他疾病组自身抗体均为阴性,患者组中有1例呈副肿瘤性脑脊髓炎,其抗Hu抗体阳性,相对分子质量为38000,病理检......

    作者:徐东;王春霞;焦玉莲;王春英 刊期: 2004- 05

  • 胶质瘤性脑水肿发生与胶质细胞水通道4的初步实验研究

    目的探索胶质瘤性脑水肿的病理生理变化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利用体外血-脑脊液屏障模型研究胶质瘤细胞对血-脑脊液屏障水转运的影响.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胶质瘤细胞作用后体外血-脑脊液屏障模型胶质细胞水通道4(AQP4)的表达变化.结果胶质瘤细胞可明显增强体外血-脑脊液屏障模型对水由内皮细胞腔面向基底面的扩散,这一过程不依赖于清蛋白等大分子物质的通透性变化.同时,胶质瘤细胞明显降低了胶质细胞AQP......

    作者:陈祎招;徐如祥;杨志林;徐中俊;姜晓丹;蔡颖谦 刊期: 2004- 05

  • NO与自身免疫疾病的免疫调节

    一氧化氮(NO)与自身免疫疾病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过去-度认为NO以剂量、时间和部位依赖方式发挥细胞毒性效应,新研究表明NO具有免疫调节活性进而使疾病表达下调.NO作用于免疫应答Th1/Th2平衡系统,诱导Th2相关分子IL-4和IL-12(p40)2表达,且抑制Th1型细胞因子IL-2和IFN-γ表达.NO对白细胞黏附过程的干预先影响Th1细胞迁移.NO促发凋亡的活动首先作用于Th1细胞.总之,......

    作者:杨伊姝;王化冰;王维治 刊期: 2004- 05

  • 儿童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一例报告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临床少见且表现复杂多样,而儿童发病更为少见.此文报道1例由血管炎引起的7岁儿童TOB.......

    作者:梁庆成;肖兴军;王维治 刊期: 2004- 05

  • 亚低温治疗对31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TNF-α水平的影响

    大量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亚低温(mildhypothermia,MHT)特别是长程MHT(持续低温24h以上)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显著的神经保护作用.此文通过观察MHT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TNF-α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eurologicaldeficencyscore,NDS)的影响,初步探讨MHT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

    作者:张其梅;李耀彩;秦觅;虞春宜;王定强 刊期: 2004- 05

  • 急性脑卒中患者中性粒细胞L-选择素(CD62L)的表达及意义

    近年来,基础研究越来越重视白细胞对脑卒中发病的作用.许多研究表明,白细胞激活及与内皮细胞黏附是脑卒中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因素.脑卒中急性期,大多数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增多,而且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程度明显高于白细胞总数,L-选择素(CD62L)作为黏附过程中循环中性粒细胞表达的重要黏附分子,其介导的中性粒细胞的滚动是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形成牢固黏附的前提条件.该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急性脑卒中患者......

    作者:唐方;张峻梅;徐朝义;李玲;高励 刊期: 2004- 05

  • 葛根素注射液配合平眩汤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此文采用静脉点滴葛根素(苏中药业集团生产)配合口服自拟平眩汤治疗52例颈源性眩晕患者获得较好疗效.1临床资料52例患者中,男22例、女30例,年龄38~72岁,平均54.5岁.患者自觉头晕、恶心、呕吐、耳鸣等,突出特征为体位性眩晕且尤以扭转头部时眩晕加重,严重者有猝倒发作.所有病例均经颈椎X线片检查显示有颈椎骨质增生、颈椎椎间盘突出等颈椎疾病.......

    作者:张元兴;秦林;陶喆 刊期: 2004- 05

  •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4年第11卷文题索引

    ......

    作者: 刊期: 2004- 05